2025-08-01 20:21:38 作者:图/文 张一岳 浏览数:0
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,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,7月29日,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“农情心译”研究生志愿服务团走进济南市章丘区,开展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“山东章丘大葱栽培系统”为主题的农遗地社会实践活动,通过实地调研、文化体验与深度访谈,系统梳理章丘大葱的历史脉络与产业现状,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。
团队首站抵达章丘区绣惠街道办事处,街道办杨庆波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章丘大葱悠久的种植历史、独特的品种优势以及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随后,团队来到章丘大葱文化博物馆,与2024年2.68米高的“葱王”比身高,了解了章丘大葱“高、大、脆、甜”的特质及长势惊人、品质出众的原因。
为了解“葱王”背后的故事,团队前往绣惠街道王金村,专访2024年“葱王”种植户苗发勇及其妻子王芳。苗发勇的大葱以2.68米摘得2024年章丘“葱王”桂冠,同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王芳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葱田的经历:“我们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每一株葱苗。”朴实的话语,饱含着他们对土地的深情与对品质的执着。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每一株高大挺拔的大葱,不仅凝聚着自然的馈赠,更承载着一代代葱农的不懈追求。
下午,团队来到乔大姐大葱种植基地,了解章丘大葱的种植过程与售卖情况。乔大姐表示,种植大葱极为艰辛,每天清晨就要下地劳作,即便在三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,许多七十余岁的老人依然坚持在田间忙碌。她坦言,最艰难的并非辛劳,而是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无助:“大风、暴雨都会影响收成,有一年,明知要赔钱,也舍不得把葱烂在地里……”这些真实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团队成员,成员们深刻认识到,讲好中国农遗故事,不仅要传播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更应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,积极探索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桥梁。
此次章丘之行,激发了外语专业学子讲好中国农业故事、传播乡村振兴声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实地调研的同时,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积极向当地民众普及农遗的内涵与价值,有效提升了民众对当地农遗的认知度与认同感。未来,团队将充分发挥语言优势,致力于将章丘大葱等优秀农遗以多语种形式推向世界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。